君子只有既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,又知道了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,然后才可以做别人的老师。所以君子在教育和引导学生时,只加引导,而不是强迫服从,对学生多加鼓励,而不是制抑学生的进取精神,讲解时在于启发而不是全部讲透。只引导而不强迫,就能使学生无抵触情绪,多鼓励而不压抑学生的进取精神,则学生学习时就会感到比较容易,只启发而不全部讲透,则学生就会善于思考。能使师生关系和谐,使学习容易成功,使学生善于思考,就可以说是善于教育人了。
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,当老师的一定要知道。人在学习的时候,有的失于贪多,有的失于过狭,有的失于见异思迁,有的失于浅尝辄止。这四种过失的产生,是人心理不同的缘故。做老师的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心理,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。教育的目的,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,而纠正他们的过失。
善歌者,使人继其声。善教者,使人继其志。其言也约而达,微而臧者,罕譬而喻,可谓继志矣。
君子知至学也之难易,而知其美恶3,然后能博喻。能博喻然后能为师,能为师然后能为长,能为长然后能为君。故师也者,所以学为君也。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。《记》曰:“三王4四代5唯其师。”此之谓乎。
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6者二:当其为尸7则弗臣也,当其为师则弗臣也。大学之礼,虽诏于天子,无北面,所以尊师也。
所臧;善。也 至学:求学。3 美恶;这里指天资的高下。4 三王: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和周武王。5 四代:指虞、夏、商、周四个朝代。6 不臣于其臣:不用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其臣。7 尸:祭主。
善于唱歌的人,能使听者随着歌声唱起来。善于教学的人,能够使学生继承他的治学志向。老师言辞简约而通达,含蓄而精妙,少用比喻而使人容易明白,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继承他的志向了。
君子知道求学有难有易,又知道学生资质的高低,然后才能够因材施教。能做到这一点,才能当老师,能当老师,然后才能做官吏,能当官吏,然后才能做国君。学生跟着老师学习,也就是学习做国君的德行。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。古书《记》上说:“虞、夏、商、周四代三王,无不以择师为重。”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。
凡从师学习的原则最难做到的是尊敬教师。教师受到尊敬,那么他所传的道术才能受到尊重,道术受到尊重,人们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学习。所以国君不敢把臣当作是自己的臣来对待的情况有两种:当臣充当尸的时候不敢把他看作是臣,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,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。按照大学的礼,即使是对天子讲课,老师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,这是为了表示尊敬老师。
善学者,师逸而功倍者,又从而庸也之。不善学者,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善问者如攻3坚木,先其易者,后其节4目5,及其久也,相说以解。不善问者反此。善待问者如撞钟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6然后尽其声。不善答问者反此。此皆进学之道也。
记问之学,不足以为人师。必也其听语7乎。力不能问然后语之;语之而不知,虽舍之可也。
良冶8之子必学为裘。良弓9之子必学为箕。始驾者0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君子察于此三者,可以有志于学矣。
所逸:安闲,这里指费力小。功:效果。也 庸:功劳。3 攻:治,指加工处理木材。4 节:树的枝干交接处。5 目:纹理不顺处。6 从容:同“舂容”,即撞钟。7 听语: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解答。8 冶:冶铸金属的工匠。9 弓:这里指造弓的匠人。者0 始驾:开始训练小马驾车。